close
一開始是文玉分享在學校裡的「好行為」,
然後小朋友都學她,讓她有些不開心。

「小朋友都學我~」文玉抱怨。
「哇~那很棒呀~那表示小朋友覺得你很棒,想要跟你一樣,才會學你呀~」媽媽這樣解釋。

孩子是白紙。什麼都學,不論好或壞。
好的行為,媽媽都大大的鼓勵~
不好的行為出現,當然要快快修正。

有一陣子,文玉會偷偷捏弟弟。
媽媽問,文玉回媽媽:「XXX也會這樣呀~」
再細問,原來有認識的孩子會捏人。

「你知道捏人是不對的嗎?」
文玉點頭。
「但是,你記得媽媽對你說過『學別人』是什麼意思?」
「覺得別人很棒。」
「所以文玉覺得會捏別人很棒,才會學起來嗎?」
「不~~是~~」文玉痛哭了起來。
「所以文玉應該怎麼做呢?」媽媽問。
「不要捏人,捏人是不對的~~嗚~~嗚~~」
「會捏人就是你覺得捏人是對的~~嗚~~嗚~~」文玉邊哭邊說。

文玉偷偷捏人的行為,在幾次提醒之後,終於消失了~
孩子偏差行為出現時,與其責怪別人的孩子不好,
還不如灌輸孩子正確的想法。
孩子有了正確的是非觀念,
不論環境怎樣,孩子心中的那把尺,會告訴孩子該如何選擇。
人都會犯錯,更何況是孩子。
多給孩子機會和時間改過,孩子一定能慢慢改正過來~
要相信自己的孩子~~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phie 的頭像
    Sophie

    四隻小豬的家

    Soph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